2017年,一部国产悬疑谍战电视剧《风筝》一下子火遍了整个网络。
里面,由柳云龙出演的“六哥”郑耀先,凭借灵活机智、果断勇敢的性格,再加上帅气干练的长相,深受不少观众的青睐。
郑耀先这个角色的精彩表现,唤起了不少人对我党在革命年代活跃在暗线上的红色特工们的兴趣。
可惜的是,剧中郑耀先一直到去世都没能被组织重新认定身份,这让不少观众觉得挺可惜的。
正是因为这份遗憾在心头,很多人不禁开始琢磨,要是郑耀先能重新确认身份,凭着他积累的经历和曾经立下的汗马功劳,他还能晋升到什么样的干部位置呢?
身世浮沉
说到《风筝》这部剧,得先提一句,那位被叫做“风筝”的红色特工,郑耀先,实际上在历史上并没有确凿的原型人物。
在电视剧剧本初期,主创团队曾经借鉴过我党潜伏在国民党阵营里的几位地下党员的事迹,不过大部分剧情还是以自己创作为主。
郑耀先这个原创的红色特工,经历算挺传奇的,怎么说呢,还挺精彩的。
在剧里,郑耀先 originally 是江西于都人,出生在1908年左右。他的父亲是个乡村老师,母亲则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可以说,他的出生非常平凡,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也不是革命烈士的后代。
要是没啥意外的,他大概会沿袭父亲的职业,成为一名教书先生。不过偏偏他出生在清朝末年,这正是在一个天翻地覆、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个人的命运就像海面上的一叶扁舟,只能随波逐流。
就在郑耀先刚刚记事的那一年,他的父亲因为在某份刊物上发表批评当时政局的文章,被官府给抓了。于是,他的母亲只得带着他匆忙逃到舅舅家里避难。
不久之后,郑母去世,郑耀先只得和舅舅一家相依为命。幸好他的舅舅虽然只是个伐木工,但懂点事理,明白事理,对待郑耀先就像亲生的一样。
年幼的郑耀先特别懂事,他清楚舅舅的难处,家里普通,还得负责他的吃穿用度。于是,他自己主动帮舅舅伐木劈柴,努力做到尽善尽美,不知不觉中,郑耀先练就了一副结实的身板。
后来,舅妈发现郑耀先虽然年纪还小,却异常聪明,于是和舅舅商量一番,决定节省吃穿,把钱用在让郑耀先读书上。
就这样,郑耀先有幸获得了那个年代难得一见的学习机会,从小学念到高中,逐步长成了一个充满正义感和爱国情怀的青年。
说到郑耀先的父亲,清朝灭了以后,他总算躲过了一劫,免去了牢狱之灾。之后经过几番波折,郑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变成了中共特科的成员。后来,由于表现出色,他还被组织派到苏联接受情报方面的培训。
时光推移,天色变幻无常。
1931年春天,郑父回到国内。在经过东北的一个小城时,他突然想起那是妻子的哥哥居住的地方,不禁心生疑问:自己多年失散的妻子和孩子,也会不会在这里呢?
郑父当即在城里四处打听,好在郑耀先舅舅一家在这里住了许多年,从未离开过,所以郑父很快就找到了他们家。
多年没见,郑父一看到自己儿子,顿时觉得他变得又高又帅,既有点陌生,又让人觉得很亲切。惟一让他伤心的是,妻子已经因为病去世了,自己连她的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父子一聚,郑父就提起想把郑耀先带走这事。
郑父也是懂事的人,他没有用亲情来施压,而是坦诚地问了舅舅舅妈的看法。二人辛苦把郑耀先抚养长大,虽然不是亲生父母,却早已比父母还要亲。
不过,郑耀先的舅舅、舅妈两位还是能理解郑父的心意,他们明白抛妻弃子的事并非郑父的本意。
知道郑父在中国共产党里有一定的职位之后,他们心里都清楚,跟着他走,郑耀先的未来会更光明。于是,一场动人的告别过后,郑耀先便随着父亲一块儿回到了老家江西于都。
红色
又一次回到老家,这地方已经完全变了样。和以前不一样的是,现在的江西于都变成了苏区,看着四周,郑耀先觉得处处都是熟悉的影子,可细看之下,又感觉一切都焕然一新。
郑父一回到苏区,就被组织任命为中央安保部部长,专门负责秘密战线的斗争,以及保障党中央领导人不被国民党特务暗算。除了工作之外,他还秘密教郑耀先一些特工技能,让他提前做好应对各种危险的准备。
之前我们提过,郑耀先一入学就慢慢变成了个充满正义感和爱国心的热血青年。得知父亲的真实身份后,他毫不犹豫地告诉父亲,自己也很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苏区那段日子里,郑耀先一边珍惜着难得的家庭团聚时光,一边接受组织的培养,渐渐地成为了一位出色的地下党员。
1932年,郑耀先接到了一项初次任务,前往白区展开地下活动。到达那儿后,在我党其他特工的协助下,他顺利渗透进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
加入复兴社后,郑耀先按惯例开始了一连串特殊训练,幸好他之前基础不错。在这段培训中,郑耀先凭借出色的表现,受到特务处处长戴笠的赏识。
自此,郑耀先踏上了自己的潜伏生涯,抗战胜利后,因为立下汗马功劳,已经升到国民党少将的职位。
在历史上,能够升到少将级别的国民党特务机构成员其实不多见。戴笠去世后,特务头头们多半也就是中将军衔,比如康泽、郑介民、毛人凤啥的。
等到郑介民、毛人凤这些人都晋升到了陆军上将,可那也是国民党败退到台湾以后才发生的事情。
从军衔来看,郑耀先作为少将,在国民党的特务体系中,已经算得上是仅次于毛人凤、郑介民这些头面人物的高层了。
像这样的人,往往会担任某个地区特务组织的头头,比如说在另一部国产谍战剧《潜伏》里,保密局天津站的站长吴敬中,也是个少将军衔。
要是郑耀先顺利找回身份,那他的级别大概也就不用多说,肯定会挺高的,可能会达到少将或者更高一点的军衔。
咱们可以先从他在国民党那边的地位作个横向比较。新中国成立之前,他已经是少将了,一旦身份找回来,郑耀先的待遇肯定不会差到哪去,起码也是少将级别的水平。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地下朋友中有不少藏身于国民党高层的人士,比如何基沣、郭汝瑰这些。
何基沣原本是我党的党员,后来潜伏进入国民党阵营,担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长官,军衔少将。在淮海战役时,何基沣带领部队起义,为战役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起义之后,何基沣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四军的军长,随后又升任南京军区的副司令员,以及水利部和农业部的副部长。
郭汝瑰的情况挺不一样,他算是渗透到国民党内部最深的一批地下党员之一。
新中国建立之后,为了保密,郭汝瑰没有恢复身份,依然以国民党投降军官的身份对待。正因为这层原因,在那个特殊时期,郭汝瑰屡次受到批评,甚至差点被批判。
直到1978年以后,郭汝瑰才重新获得身份,从那以后,他一直享受兵团副司令的待遇。按照我党的职位等级来看,兵团副司令也是副部级别。
看这两位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也能推断出,要是郑耀先恢复了身份,他起码也得是副部级别的待遇。
想想他父亲的背景,再加上他自己那时候大概才不到四十岁,正当壮年,这么一来,郑耀先完全有可能靠本事再往上晋升,达到部长级别都不是没有可能。
可惜的是,一直到剧情完结,郑耀先的身份还是没有得到恢复。当然,从影视作品的角度来看,郑耀先只是一个虚拟的人物罢了。
对于这个在历史上没有原型的角色来说,保持身份不变是最稳妥的办法。要是把他的身份还原,考虑到建国以后这些地下党员身份的敏感性,反倒会给剧本的创作带来不利影响。
不过要说清楚的是,郑耀先没能被恢复身份,其背后其实也藏着一些深意在里面。
在他身上,还象征着那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曝光的英雄人物,名字我们无法得知,但他们确确实实暗藏着身份,隐藏在秘密战线上坚持奋战的革命先烈们,这也是《风筝》这部戏的一个隐秘线索。
为什么不能恢复身份
身为一位经验丰富、功绩累累的老地下党员郑耀先,本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理所当然地回到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可是奇怪了,领导们一直没打算让郑耀先重新归队呢,似乎没有这个打算似的。
这背后有不少原因。第一个就是潜入敌人内部的情报人员,组织安排上不能马上“澄清身份”,还得经过一段很长的程序才能办妥。
郑耀先在潜伏国民党的时候,为了获得对方的信任,实际上已经干了不少让人难以原谅、甚至可以说十恶不赦的事。
比如说,他曾杀害被捕的共产党员,暗杀爱国志士,毒害忠诚的好人等等。
其实郑耀先做这些事,主要不是出于自己真正想要,而是为了博得国民党高层的信任。
不过,这些,只是在我们观众的“上帝视角”里才能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能看到郑耀先在这些事情上的痛苦和内心的冲突,因此,对他表现出的忠诚,根本不用怀疑。
不过,在电视剧的设定中,他得把伪装弄得滴水不漏,甚至不能让身边的同志发现端倪。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国民党的阵营里坚持下去,继续为组织提供有用的情报和发挥作用。
所以,要是贸然让郑耀先恢复身份,首先他在民众和同志们心中就会留下一道隔阂,而这个隔阂也会对郑耀先的安全构成不小的威胁。
当年,周总理曾跟中共特科的同志们交代过几句,其中有一条就是在潜伏国民党的时候,可以搞一些对自己身份有保护作用的“坏事”。
要是你按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去做事,马上就会露出真身份,结果不光自己的安全难保,其他地下党同志也会跟着遭殃。
郭汝瑰曾经在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偷偷待过,有一次因为家里的沙发上贴了几个补丁,被人举报了。
淮海战役还没开始,杜聿明亲自去找蒋介石,跟他说郭汝瑰可能是共谍,原因是他太过清白了,清白得不像个国民党党员。
就是这么个看上去像笑话的事,竟然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虽然我们觉得那些潜入对方内部的情报员挺厉害,但实际上他们每天都像走钢丝似的在坚持,不仅要在各方面表现得像个国民党兵,还得心里清楚自己其实是共产党员。
时间一长,心里的压力堆积到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只有坚定的信仰才能让人明白这一切的道理。
不能让郑耀先的身份恢复的原因之一是台湾还没有解放,历史使命还没完结。像郑耀先这样深入敌人的“隐形棋子”,还有非常重要的任务等着他去完成。
1949年,我党确实有一批地下党员跟着国民党一块败退到台湾,不光是在《风筝》这部剧里提过这帮人,在另一部《潜伏》里面也有描绘。
余则成在大陆解放之后,上级问他,是打算留下来恢复身份,还是继续潜伏在台湾,为将来的解放再立点功劳。
那会儿,解放军这边都觉得台湾肯定会解放,所以很多地下党员没有踌躇,纷纷选择了继续潜伏待机。
除了像“余则成”那样潜伏到台湾去的地下党员外,还有一批没有揭露身份的人,比如晚年郑耀先那样的。
他们把自己的身份藏得严严实实,装成国民党间谍潜伏在大陆,实际上是在帮公安同志们一块儿抓那些真正的特务。
虽然这帮人在大陆混着,但不得不走那种暗中摸索的日子,比起潜伏在险恶环境中的卧底,他们一样值得敬佩。
就是说,如果郑耀先一旦把身份拿回来,那他的待遇肯定是个啥级别的事,估计也不会低,再加上他没被恢复身份的原因,咱们也没有啥确切的答案。
到电视剧结束时,郑耀先一直到他最终去世,也没有拿回自己的身份。
跟那些在革命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比起来,比如郑耀先这种整辈子都活跃在秘密战线上,直到最后也不能让人知道身份和名字的无名英烈们,也同样值得我们去敬重和怀念。
股票配资在线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